为了传承非遗文化,实验学校于近期开展了“放飞童趣 快乐筝空”文化、实践活动。
风筝,起源于我国东周春秋时期,采用竹篾、纱纸条、马拉纸、线制作的工艺品,距今已2000多年。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,研制三年而成,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。后来鲁班用竹子,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,直至东汉期间,蔡伦改进造纸术后,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,称为“纸鸢”。
风筝文化
二年四班的同学们以"风筝"为主题,打造了一面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"纸鸢文化墙",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,带领全校师生踏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。这面会"说话"的文化墙,既是二年四班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,更是一封写给春天的诗意请柬。
放飞活动
五年一班的同学们在操场开展放风筝活动。微风轻拂,同学们齐聚在空旷的草地上,现场满是欢声笑语。
活动伊始,老师为同学们科普了风筝的悠久历史与放飞技巧,大家都听得全神贯注,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身手。随着一声令下,同学们纷纷拿起风筝,迎着风奔跑起来,五彩斑斓的风筝陆续升空,仿佛在天空中展开了一场绚丽的色彩盛宴。
然而,放风筝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风筝越放越多,风筝线缠在了一起,有些风筝还因风向突变一头栽落。面对这些状况,同学们并未急躁,而是充分发挥耐心与智慧。他们围聚在一起,小心翼翼地解开缠绕的线团,互相交流经验,讨论如何应对风向变化。有人轻轻抖动风筝线,调整角度;有人逆风奔跑助力风筝重新起飞。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,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,风筝再次翱翔天际。
同学们享受了户外的乐趣,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与协作能力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同学们学会了相互帮助、相互支持,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
学生用日记记录美好记忆
纸鸢舞春风,童心传古韵。实验学校积极利用非遗文化为媒介,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提升了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。未来,学校将深化“非遗进校园”系列活动的品牌建设,计划进行主题研学、校际交流等模块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育人平台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